帶你一次了解淨水設備如何使用各種測試設備來確保品質(I)

2025.07.21

現代人越來越重視飲水健康,市面上淨水器品牌百百種,從基本的活性碳濾芯、中空絲膜濾芯,及UV紫外線滅菌,到高階的RO逆滲透系統,應有盡有。但你知道嗎?一台真正值得信賴的淨水器,背後必須經過層層嚴格測試,而這些測試都仰賴一系列專業測試設備。

 今天就帶你一次搞懂,到底淨水器是怎麼被測試的?又有哪些設備能真正驗證淨水設備的安全與效能?這些測試設備又須符合那些標準?是否要再經過第三方的校正?

 

一、濾效驗證設備

濾效驗證是最基礎也最關鍵的測試,可以透過簡易的測試儀器即可知道,更進一步可用更專業的定量幫浦加藥機來知道穩定的餘氯含量,檢驗濾芯是否能有效去除常見污染物。

 

常見的化學測試包括:

(一) 定量幫浦加藥機

它是用來調整測試用水的餘氯含量,能夠精準控制化學藥劑投加量的設備,通常在淨水器設備廠商的定量泵浦加藥機投入的都是「次氯酸鈉」(Sodium Hypochlorite)是一種常見的抗氧化劑與消毒劑,

 

在水處理或淨水系統中,餘氯(Free Chlorine)的濃度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控制指標。它不僅影響水質安全,也關係到管線與設備的壽命。那麼,該如何準確地控制餘氯濃度並進行有效測試呢?這時,定量幫浦加藥機(Dosing Pump)就扮演了關鍵角色。

 

化學原料定量常用於:

  1. 加氯(投加次氯酸鈉)
  2. 加藥(如混凝劑、酸鹼調整劑)
  3. 加除垢劑或殺菌劑

透過流量可調設計與時間控制功能,它可以持續、穩定地將藥劑注入進水管線或儲水槽中。測試目的:驗證加氯量是否充足,確保最終水中餘氯濃度達到衛生安全標準(如0.2~0.8ppm,視用途而定)

通常淨水器在申請 NSF/ANSI 42 NSF/ANSI 53 這兩個標準來測試活性碳濾芯認證,會被要求餘氯要在2.0ppm非常高的濃度下來測試活性碳濾芯的除氯能力(chlorine reduction)與污染物去除能力。

 

1.NSF對活性碳濾芯的測試條件(以除氯為例),測試參數重點如下:

(1)測試項目 NSF/ANSI 42 要求

(2)進水氯濃度 約 2.0 ± 0.2 ppmmg/L)自由餘氯

(3)最低去除效率要求 50% 去除率(即出水 1.0 ppm

(4)流量條件 根據濾芯標稱(通常為 0.52.5 GPM

(5)測試總處理水量(壽命)應達標示壽命(如750L1,500L5,000L 等)並在整個壽命內維持去除率 50%

(6)水壓條件 約 60 psi(約4.1 kg/cm²)

(7)水溫條件 約 20°C ± 2°C(常溫)

 

2.實際測試餘氯濃度怎麼做

(1)讓水以標定流速(如1 GPM)通過濾芯。

(2)水中含有約2 ppm的自由餘氯。

(3)每隔一段水量抽樣,檢查出水中餘氯濃度。

(4)直到累積過濾到標示容量為止(例如1,000加侖),都要維持出水餘氯 1.0 ppm50%去除)

 

3.什麼樣的活性碳濾芯才能通過NSF-42餘氯測試?

舉例來說明:

(1)某活性碳濾芯標示可處理 3,000L 水,流量為 1 GPM

(2)在實驗室條件下,測試進水餘氯為 2.0 ppm

(3)如果濾芯在 3,000L 壽命內,每個取樣點出水都 1.0 ppm(即去除率 50%

(4)就能通過 NSF 42 除氯認證

 

目前益銳公司(easyweLL water)擁有2部定量幫浦加藥機,而且使用頻繁,設備的妥善率高。

 

(二) 餘氯測試儀

餘氯測試儀是一種用來測量水中「自由餘氯」(Free Chlorine)含量的儀器,主要用於自來水、飲用水、游泳池、工業水處理或RO系統中,確保水中氯含量達到殺菌效果又不超標。

1.餘氯是什麼?為什麼要測?

(1)餘氯(Free Chlorine):是水中未與有機物結合、仍具有殺菌能力的有效氯。

(2)它是水處理中的重要指標:太少則殺菌無效、太多則對人體和設備有腐蝕或刺激風險。

(3)台灣飲用水標準規定:水中餘氯需在 0.21.0 ppm 之間(依不同場域可能不同)。

 

2.餘氯測試流程(以DPD比色法為例)

(1)取樣約10mL水樣到試管。

(2)加入DPD試劑錠或液體。

(3)與水中餘氯反應產生粉紅色。

(4)用比色計測出顏色深淺 → 換算為 ppm 濃度數值

如何用肉眼判別:越粉紅 = 氯越多,無色 = 無餘氯。

益銳公司(easyweLL water)使用的多功能水質分析儀是採用HANNA品牌,型號   HI83399-01

 

(三)濁度計(Turbidity Meter

是一種用來測量水中懸浮微粒(如泥沙、有機物、微生物等)所造成混濁程度的儀器,是水質檢測中的重要工具之一。它能幫助我們判斷水是否清澈,或是否有可能受到污染。

 

(1)濁度是什麼?(Turbidity)代表水中「看不見的雜質」造成的光線散射程度。

(2)濁度越高 = 水越混濁(可能含泥沙、細菌、有機物、鐵鏽等。)

(3)濁度過高可能會造成:

l 遮蔽消毒劑效果(如餘氯)

l 降低飲用水品質。

l 加速濾芯堵塞或設備故障。

 

濁度的常見單位為 NTUNephelometric Turbidity Unit

 NTU = 散射光強度的標準單位

 

(4)台灣飲用水標準:

自來水出廠濁度應小於 1 NTU

RO純水或UF系統,則濁度應該低於 0.1 NTU,甚至接近0.01NTU以下。

 

(四)導電度計

導電度計(Conductivity Meter)是一種用來測量水中導電能力(Conductivity)的儀器。

導電能力越強,表示水中溶解的離子越多(如鈉、鎂、硝酸鹽、氯化物等),也就是水的「礦物鹽含量越高」。換句話說,導電度計是用來判斷水的純淨度、污染程度或礦物質含量的重要工具。

 

(1)導電度與水質有什麼關係?

水本身不導電,但水中溶解的正負離子會讓水具備導電性。

因此,導電度越高 = 離子越多 = 水質礦物或污染物越多。

 

(2)導電度的單位是什麼?

導電度常見單位為:

μS/cm(微西門子/公分)

mS/cm(毫西門子/公分) → 1 mS/cm = 1000 μS/cm

超純水導電度:< 1 μS/cm

一般自來水:200–600 μS/cm

海水:50,000 μS/cm(約 50 mS/cm

 

(3)導電度 vs TDS,有什麼不同?

專案

導電度(EC

總溶解固體(TDS

單位

μS/cm

ppm

原理

測導電性(離子多少)

估算溶解物總量

儀器差別

導電度計

TDS筆(其實內部是導電度轉換)

關係

 

TDS 導電度× 0.5 ~ 0.7(經驗值)

所以很多 TDS 測試筆其實就是導電度筆+內建換算係數。

 

(五) 總固體含量測試儀

總固體含量測試儀(TDS Meter Total Dissolved Solids Tester)是一種用來測量水中「總溶解性固體(TDS, Total Dissolved Solids)」的儀器。

它能快速顯示水中含有多少礦物質、鹽分、金屬離子或其他可溶物,是水質檢測中最常用也最直觀的工具之一。

 

TDS 是指水中所有已經溶解、肉眼看不到的固體物質總量,包含:

  1. 無機鹽(鈣、鎂、鈉、鉀…)
  2. 重金屬離子(鉛、銅、鋅等)。
  3. 有機物、硝酸鹽、氯化物。
  4. 工業排放或農藥殘留物。

 

TDS 測試儀是利用水的導電度(Conductivity)來換算出溶解固體的含量:

1.儀器兩端電極釋出微量電流進入水中

2.水中溶解的離子會導電,導電越強 → 離子越多 → TDS 越高

3.儀器將導電度轉換為 TDS 數值,單位為 ppmparts per million

TDS 測試儀的常見數值參考:

TDS 值範圍(ppm) 水質判斷:

  • l 0–50 ppm 非常純淨水(如RO水、蒸餾水)
  • l 50–150 ppm 適合飲用的低礦物水
  • l 150–300 ppm 一般自來水
  • l 300–500 ppm 硬水或中礦水
  • l 500 ppm 以上 過多礦物質或可能有污染,不建議飲用

台灣飲用水標準規定:TDS 必須 1000 ppm

 

(六)微生物檢測系統

化驗水中微生物的檢測設備,是為了確認水質中是否含有有害細菌、病毒、真菌或寄生蟲等微生物污染,特別是在飲用水、食品用水、醫療製程水、泳池水等情境中非常重要。以下是常見的微生物檢測設備與方法整理:

 

1.濾膜法(Membrane Filtration+ 培養箱(Incubator

設備組成:

(1)濾膜過濾裝置(如真空過濾器、集菌儀)

(2)無菌濾膜(孔徑 0.45 μm)。

(3)培養基(如 EMBm-Endo)。

(4)培養箱(35~44°C 可調控)

(5)原理:水樣經濾膜過濾後,細菌會被截留在濾膜上,然後放在選擇性培養基上培養數小時至48小時,看是否長出菌落(CFU)。

用途:

總生菌數(Total Plate Count

大腸桿菌群(Coliform / E. coli

鉤端螺旋體、沙門氏菌等

2.快速生物檢測儀(ATP 測試)

3.定量PCR設備(qPCR

4.多管發酵法(MPNMost Probable Number

5.顯微鏡與染色法

方法

儀器名稱

特點

檢測時間

濾膜法

濾膜裝置 + 培養箱

最常見、標準法

24~48 小時

ATP 測試

ATP 發光儀

快速、定量整體污染

幾分鐘內

PCR

qPCR 定量機

高靈敏、特定菌種分析

1~3 小時

多管發酵法

MPN 試管組合

用於推估菌量

24~48 小時

顯微鏡法

顯微鏡 + 染劑

輔助判讀、無法定量

即時觀察

 目前益鋭公司(easyweLL Water)所採用的是「濾膜法」。